火狐官网专注劈石机研发与生产,一站式为你量身定制劈石机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看!这是2024年贺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绩

时间:2025-03-22 来源:产品中心

  又乘春风浩荡时。铺开一年来贺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画卷,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贺州大地“生根发芽”;新闻宣传有深度、有力度,让可亲、可敬、可爱的贺州形象传遍四方;文艺精品展演进基层、有看头,让各界群众近距离感受精神世界的“沁人芬芳”;精神文明建设提质效、壮筋骨,让主流价值充盈人民群众的精神空间……

  2024年,我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和习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为推动贺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叶茂源于根深,路正源于向准。我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突出“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举行学习研讨6次,为贺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近日,夜幕降临,在八步区黄洞瑶族乡三岐村广场上,村民们搬来桌凳围成一个圈,夜间版的“瑶家民情小院+民族团结”宣讲开始了。八步区黄洞瑶族乡党委书记张瑞娴又来给大家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

  宣讲现场,村民们针对宣讲内容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疑惑和诉求,张瑞娴逐一答疑解惑。“宣讲活动以这样的形式来开展,很生动,一点也不枯燥。”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

  这是我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坚持理论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创建队伍——整合优化市委宣讲团、特聘专家(教授)宣讲团、“十百千”宣讲队伍,组建“00后”宣讲团;打磨内容——打造宣讲“满汉全席”,理论、政策、法律、科学、故事等一应俱全;丰富形式——茶姑调、小品表演,“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宣讲活力四射……我市用一系列新举措、新载体,组织并且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等2600多场次,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坐得住”。

  既要在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上深耕,又要在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普及上着力,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我市改进党报理论版文风,提高宣传阐释质量,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社科专家在《贺州日报》刊发理论文章100余篇,同时设立重点社科课题16项,评选优秀社科成果59件。

  防范风险、巩固阵地、引导舆论……全市正能量更充盈、主旋律更响亮。我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专项检查和督查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守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及时处置各类负面舆情,各级领导干部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宣传贺州的方式有千万种,通过新闻报道是最直观的一种。2024年6月26日至28日,为期3天的“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贺州行”采访活动精彩开展,来自香港商报、深圳特区报等15家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记者相约贺州,紧紧围绕贺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文旅康养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石材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等重点主题开展深入采访。“大湾区企业转移至这里,对彼此发展都是双赢!”羊城晚报社民生新闻部主任刘云感叹道。

  纸上波澜,记录历史精彩;笔底春秋,助推时代发展。2024年来,全市新闻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响亮。

  对外宣传有声有色。我市积极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深化与中央、自治区以及大湾区主流媒体的紧密协作,架起一座座外宣桥梁。我市热情邀请上级主流媒体记者到贺州开展采访采风活动,2024年共迎来102批次记者到贺州采访,深入我市各地挖掘精彩故事,记录发展变迁。2024年在中央、自治区和大湾区主流媒体刊发(播)新闻报道3425篇(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大桂山鳄蜥的报道更是引发广泛关注,相关线亿人次,媒体宣传声势浩大,极大地提升了贺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主题宣传亮点纷呈。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到“聚焦贺州‘三个年’行动”,聚焦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清廉贺州建设等重大主题,贺州推出主题报道和系列报道;把互联网作为突破口,加强移动端优秀品质的内容生产,精心策划推出“遇见贺州”“探寻文化印记”等系列短视频;聚焦中心做好主题宣传,2024中国贺州国际石材碳酸钙产销对接暨投资推介会、2024中国广西贺州黄金珠宝产销对接暨投资推介会、2024贺州马拉松等报道“出圈”出彩……每一个专栏、每一篇报道都是一扇窗口,展示着贺州的“蝶变”。

  “冲锋号”一刻不停,“快进键”持续敲响,媒体融合主力军的脚步铿锵有力,激荡起融合创新的强劲音符。2024年,我市勇立改革潮头,全力打破横亘在改革路上的险滩路障、利益藩篱,创新搭建起了融媒改革制度的“四梁八柱”。按照“融合一体、贯通纵横、全媒传播”的思路,推动原贺州日报社、贺州市广播电视台正式合署办公。去冗存精,将内设机构、宣传平台等来优化整合,通过设立市融媒体中心党委,组建贺州市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一中心一党委一集团”的组织架构应运而生;快马加鞭推进市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建设,组建起集“报、台、网、微、端、屏”于一体的“3+2+N”全媒体矩阵,重构“策、采、编、校、审、发”流程,强化新闻信息生产供给,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次分发、全媒传播”。完成全媒体技术平台、全媒体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区、市两级技术平台实现贯通。

  媒体深层次地融合发展,自我造血功能不断的提高。《国家公祭日特别节目:古诗词里的爱国情》和电视节目《说理·为什么叫贺州》《小城之夏》获2024年第四季度全区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24年8月至11月,在自治区技术平台公布的壮美广西传播矩阵榜单中,贺州市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指数排名均处于全区第一方阵……媒体融合成果精彩纷呈。县(区)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内容生产、经营创收等方面做改革,质效得到提升。

  “路面平整了、宽敞了,出行也更便利了,街坊邻里都很开心!”感受到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愈发变好,建平巷居民刘务珍由衷地感到开心。

  曾经的八步区城东街道太白社区建平巷、建宁巷是城市的一道“伤疤”,两巷相邻,都存在路面破损严重,雨天积水难行,晴天尘土飞扬,垃圾到处乱丢在路边,占道违建护栏及小棚房、占用空地种植和堆放杂物等情况,给居民的日常起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市把抓好背街小巷的整治当作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把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在扮靓城市颜值的同时,全力打造宜居新家园,让老百姓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走进如今的建平巷、建宁巷,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交通标线清晰醒目,排水系统完善通畅,绿化景观错落有致,过去被人嗤之以鼻的“糟心路”,现在变成了人人点赞的“幸福巷”。

  行走在我市的大街小巷,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这点点滴滴的文明风景,正悄然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品质。我市优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工作格局向全市“一盘棋”转变、城市环境向整洁有序转变、创建工作向常态长效转变。坚持靶向施治,紧盯457个区域推进环境秩序整治、创建品质提升等工作,积极组织市民文明观察团、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建工作质效和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2024年,我市精心组织“文明暖心”等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场次,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传教育活动990余场次,“益耆消防”精准护老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3人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培育在群众中深深扎根,精神文明创建结出累累硕果。

  进入冬日旅游“黄金期”后,络绎不绝的游客在姑婆山旅游度假区感受自然之美,呼吸华南地区最大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在南乡西溪温泉度假区,邂逅温暖与惬意;在黄姚古镇寻一处静谧安闲,品味慢生活……贺州文旅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贺州具有万里挑一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无与伦比、生态优势无与伦比、温泉优势无与伦比、人文底蕴无与伦比……”在2026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城市竞选会上,7个参选设区市围绕各自城市文旅发展主题进行竞选演讲。最终,贺州市以92.33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获得2026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

  我市大力推进中国温泉之城建设,巩固提升黄姚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加力创建姑婆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启动创建西溪森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市15个自治区层面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58%。“一键游广西”平台我市归集文旅基础数据2204项,交易额、景区进驻、餐饮进驻等排名全区前列,贺州市旭平首饰有限公司获认定2022年度广西文化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为贺州首家入选的文化企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提档进位。

  近日,“灵峰有约”文化夜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喜迎元旦 逐梦未来”文化惠民演出在贺州远东城非遗文化商业广场精彩上演,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以文化人、浸润人心。2024年以来,我市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高品质的文化供给、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贺州作品首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书籍《昆虫在野:镜头里的美丽邻居》获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件文艺作品荣获第十二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乡镇节目莲花奖(最高奖);统筹在各县(区)开展“灵峰有约”“珠宝有约”“田园有约”“明城有约”“茶乡有约”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贺州有约”系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擦亮……据统计,我市2024年全年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100余场,放映各类公益电影9400余场。

  继往开来,笃行致远。展望2025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从始至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全方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竞争力,奏响奋进更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