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驾车沿山东威海的千里山海线向南行进,抵达桑沟湾南端,从马沙线一路向东,直到陆地的边际,便能见到我国最美的渔村之一——荣成市东楮岛村。这儿三面环海,听得见涛声拍岸,看得见日出日落,承载着渔家风情。
这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小村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前史。自古以来,东楮岛上长满了楮树,为岛内居民遮风避阳、坚持水土,东楮岛也因而得名。东楮岛为陆联岛,曾流传着“七里沙滩八里崖,不带干粮回不来”的俗话,1966年修通衔接岛外的公路。
东楮岛村有10公里长的海岸线公里长的优质沙滩,环岛散布着北崩石、宁津人石岛、石砾子、老乡石、石沿子、白石岛等大大小小的岛礁,峭岩怪礁,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构成了海、岛、湾、礁、石、滩的海洋组合景象。
在东楮岛村,最具特征的便是连片而成的海草房了。《荣成县志》曾有记载:“邑中稀有瓦房,砌以石,覆以茅,苫以海带,仅蔽风雨,而表里之辨较然”。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堆尖如垛,房顶质感疏松,是胶东沿海区域极具当地风格的代表性生态民居。现在,东楮岛村是胶东区域海草房保存最完好的村庄。
“俺们村里最陈旧的海草房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前史。村内现有海草房144户650间,总建筑面积约9065平方米,其间百年以上的海草房有83户442间。”东楮岛村村干部王海燕如数家珍。
东楮岛村的海草房坐北朝南,房子建造随坡就势,自东向西拓宽开来,主要由三合院、四合院等多种院子组合方式构成。作为村庄展开的见证者,它承载了代代居民的日子印记,见证了村庄的变迁和前史。
“俺家的房子便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已经有200多年了,俺目标的爷爷就在这儿长大。海草房最大的优势是冬暖夏凉,百年不腐。”说罢,王海燕带记者走进她家的海草房,门外“祖屋民宿”的牌子显现着它的前史,院内新鲜高雅,透着独有的安静与惬意。
20世纪80年代后,为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东楮岛村中止了海草房建造。村庄构成横平竖直的“网状”街巷空间,凸显了明显的地域性、时代性和乡土气味。踏过青石冷巷,扑面而来的是海草房民居中包括的源源不绝的渔家文明;穿过连山胡同,新鲜润泽的空气里弥漫着浩渺大海的气味……东楮岛村是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典范,是胶东半岛诗意栖居的注脚。
2007年,东楮岛村获评我国前史背景和文明名村,尔后,荣成市展开了一系列村庄维护与补葺作业,最重要的包括海草房维护补葺、村庄环境改造与美化、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与提升等。
跟着维护和使用的深化,东楮岛村先后获评我国传统村落、我国美丽休闲村庄、全国生态文明村、我国最美古村落等称谓,这个安静、古拙的小渔村迎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史无前例的展开机会。
海上参观、赶海垂钓……一批参加性强的旅行项目先后展开起来,丰厚了这个传统村落的内在。在东楮岛村,游客能够亲身上阵,体会捕捉、海上垂钓,还能品味原汁原味的时令海鲜。坐在船上,还能够伸手触碰到翱翔的海鸥,感触大海的奉送和天然的微妙。
深化发掘和丰厚村庄的前史背景和文明价值,让东楮岛村成为家喻户晓的旅行胜地。乡民们也连续对海草房进行修正收拾,运营起民宿,不少青壮年也回来了。
90后毕明伟2019年返乡后,将自家海草房打造成“星斗大海”主题民宿,不久便成了一房难求的“网红”民宿。“我把轮船、渔网等海洋元素融入民宿,让游客既能感触渔家文明的坚毅之态,也能体会碧海金沙的秀美之美,很受游客欢迎。”
从海草房出来,已接近黄昏。穿过东楮岛村,沿着海岸线清闲散步,习习海风拂面,落日下的村庄如梦似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便是人们寻找的诗与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