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身上雕刻着众多英雄人物的形象,正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至此,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前,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众人的努力,也离不开一部分人的智慧,而在这其中就有一“石神”在破解其中一难题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位于广场正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纪念物之一。
它记录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进行过艰苦卓绝斗争的人民英雄,纪念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新中国的伟大胜利。
在今天,人民英雄纪念碑依然屹立在广场的正中央,每当国庆、建党等重要节日,广场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人们会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瞻仰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其实,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提议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员会议提出来的。
当时是由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向全国征集设计规划,一时间,各式各样的设计稿像雪花一样邮寄到北京。
1952年,为了妥善处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各项工作,特别成立了一个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纪念碑的设计和施工。
按照这个理念,委员会他们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纪念碑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决定将纪念碑设计成庄重而雄伟的样式。
要建造如此宏伟的纪念碑,材料的选择就是一个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碑心石的选择。
人民英雄纪念碑承载着极大的纪念意义,所选材料要坚硬、巨大,特别是碑心石,最好是一块完整的石头。
根据检测结果,这种花岗岩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具有耐腐蚀、抗风化的优点,更重要的是,这里出产的花岗岩单块体积巨大,正好能满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需求。
所以,浮山一带的花岗岩,几乎成为制作纪念碑的专用石料,华东地区的纪念碑石料大多都出自浮山。
这块巨石位于浮山深处的大金顶,石头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00多吨,体积巨大,完整无损,保持着原始的壮丽与雄伟。
石料通体呈现花岗岩固有的淡黄色光泽,更为特别的是,经过抛光后,在这层黄色之下,还有黑白交错的花纹,宛如一幅天然的艺术作品,十分漂亮。
这意味着它具有极佳的耐腐的能力,能够抵抗住风雨的侵蚀,这也暗合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永垂不朽”。
筹备委员会将采石任务委托给了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这个单位正是青岛交运集团的前身,在运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很快,双方的合同就敲定了,由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下属单位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具体负责。
这些技术工人有上海的、南京的,来到现场考察后,面对这块巨石也都是束手无策,没办法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眼见时间一天天流逝,石料开采运输的工作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运输队的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可是,无论是从纪念碑的建造角度还是从象征意义考虑,碑心石最好还是完整的。
就在整个工作陷入停滞之时,队伍里有人想到了请“石神”来看看,或许能有办法。
他采石采了一辈子,无论多么难的石头,到了他这里,几乎都能迎刃而解,所以被当地人尊称为“石神”。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如果只靠几排钢楔子,不知道要凿到何年何月呢,还是得放闷炮,用炸药的威力把石头的坯材炸出来。
一听老石工的分析,筹备委员会的人经过一番讨论后,觉得李开山说得非常有道理,大家明白这是目前最高效也是最稳妥的方法了。
于是,停工很久的采石场开始忙碌起来,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放闷炮的准备工作。
在“石神”的指导下,他们先是在石坯的四周凿出一些小眼,将小剂量的炸药放在里面。
这就意味着放闷炮的办法不能再用了,“石神”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蚂蚁啃骨头”的方法。
就是工人们用锤子和凿子,一锤接一锤,像蚂蚁啃食骨头一般,慢慢将巨石开采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人们先是在巨石的周围挖出一个深达五米的沟槽,将巨石边上的废料慢慢清理掉,再在石料底部用钢钎打孔,放入楔子。
当时这些工作都是在5、6、7月进行,工人们顶着夏季炙热的阳光,在山顶挥汗如雨,他们从始至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于是,工人们在这里继续对石材进行二次加工,这次加工要求更加精细,既要保证石材的完整性,又要尽可能减轻其重量。
到这,开采的工作告一段落了,但运输队不敢停歇,因为他们深知运输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于是,他们立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运输路线年秋天,碑心石的运输任务真正开始启动了。
在运输时工人们采取了滚木及推土机牵引滚移的办法,缓慢而稳健地将这块巨大的碑心石从采石场运出。
在运输过程中,工人们从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时刻关注着石材的情况。
经过34天的连续奔波,终于,这块经过精心打磨和减重的石材被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
1953年秋天的这场“愚公移山”一般的运输任务,也成了运输史上的经典案例。
无奈之下,只好在车站对石材进行了第三次加工,又减到了94吨,加上运输材料刚好100吨,满足了运输要求。
这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敬意与期望,将成为一座永恒的纪念碑,以纪念那些为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英雄们。
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在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广场隆重举行。
这座雄伟的石碑以其崭新的姿态矗立在广场中心,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在碑心石的整个开采和运送过程中,筹备委员会和青岛运输队的工作人员从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要感叹其雄伟壮观,更要铭记那些为之付出过辛勤劳动和牺牲的工人们。
他们冒着严寒和酷暑,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用坚韧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最终促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成功。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一道线条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每一处雕刻都凝聚着雕刻师傅们的汗水与智慧。
不论在什么领域,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它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毅力,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瞻仰这座伟大纪念碑的同时,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揭秘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历时9年 耗资约40.5万------河北新闻网
为了开采巨石,陈志德请来石匠高人李开山,称为“石神”------湖北卫视
英雄不朽 丰碑永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造始末------学习强国